注册 登录
考研论坛 返回首页

的个人空间 http://home.kaoyan.com/?0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迎接奥运会,学习奥运史

已有 1320 次阅读2008-7-27 12:09

作者:zilchelf   选自HOOPCHINA

PS:原作品只收录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资料由便宜没好货搜集整理。如有疏漏和错误,欢迎批评指正。


在葡萄成熟的季节——古典奥林匹亚竞技概览


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希腊人创造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最早的版本是关于帕罗普斯的。他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作品《变形记》中和古希腊诗人品达罗斯的作品中都被提到过。传说中,帕罗普斯背井离乡在希腊南边的一个半岛定居,从那以后这个半岛开始被叫做伯罗奔尼撒半岛。伯罗奔尼撒西北有个城邦叫埃利斯,埃利斯国王俄诺玛俄斯曾受神谕,说他将死在自己的女婿手上。然而他那美丽无双的女儿希波达米亚的求婚者络绎不绝,于是他宣布比武招亲:只有在双轮马车赛中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成为他的乘龙快婿。作为全希腊最好的马车驾手,他打败了所有的求婚者,并将死者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宫门之上。但这一切并没有吓倒帕罗普斯。他串通国王的马车夫不要在车轮与车轴的连接处安放销柱,最终赢得了比赛。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他决定每隔四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体育竞技赛。

在另一个版本中,宙斯在战胜自己的父亲成为世界主宰后宣布举行赛跑比赛,地点就选在父亲的墓旁。

流传最多的版本则是品达罗斯在诗歌中提到的。说是宙斯的儿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曾立下十二件功勋,其中第六件是他完成了一项不可能的任务——在一天之内清洗干净埃利斯国王奥格阿斯那座巨大的牛棚。奥格阿斯不愿兑现事先许诺的犒赏,于是赫拉克勒斯带军血洗了埃利斯并手刃奥格阿斯。为了庆祝胜利,赫拉克勒斯决定举行四年一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并将满栽橄榄树的会场作为圣地献给了雅典娜女神。

赫拉克勒斯雕像

————————————————————————————————————————

所有这些传说尽管源远流长,但毕竟只是神话而已。一个更可靠的说法认为,公元前884年,埃利斯国王伊菲图斯为了在乱世中确保城邦的安宁,前往强大的邻国斯巴达同那里的国王李库尔赫展开外交攻势。李库尔赫被说服了,决定让埃利斯得到所有中立国的承认。伊菲图斯为了证明自己和平的立场,也为了感谢神,决定每四年在自己境内的阿尔提斯圣域举办一次竞技运动会。

阿尔提斯圣域复原图

最初的13届竞技会只有一种比赛——跑一个斯塔季(古希腊长度单位,约合今天的192.28米),这样一来就有了一个新词“运动场”(在希腊文中,“斯塔季”和“运动场”是同根词)。起初,参赛的只有埃利斯的两个城市,但很快就风靡到希腊全境。由于奥林匹亚冠军的名字将被雕刻在阿尔菲奥斯河沿岸的大理石圆柱上,我们由此得知了一个日期——公元前776年,以及第一个胜利者的名字——克洛伊波斯,他是埃利斯的一名厨师。

竞技会定在每个奥林匹克年的“葡萄成熟期到收割之间”举行,期间所有作战的队伍都暂时停战,被称作“神圣休战”。这一传统在1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只有一次被破坏——公元前368年第103届奥林匹亚竞技会时,阿卡迪亚人占领了奥林匹亚。希腊人此后长时间剥夺了阿卡迪亚的参赛资格。在和平的赛会期间,各城邦的运动员和观众纷纷跨越国境来到奥林匹亚,会期也从最初的一天逐步扩展到五天乃至于一个月。当会期是一天的那些年代,大会通常在“圣月”的第18天,也就是夏至(6月22日)后的第一个圆月日举行。每四年一次的周期称为一个“奥林匹亚德”。


———————————————————————————————————————

在各类文献中有一个常见的错误,说竞技会是在希腊北部神山奥林匹斯山——也是现代奥运会的点火地——举行的。然而真正的赛会地点是在奥林匹亚平原,它位于希腊西南部、阿尔菲奥斯河畔。这里原本是供奉众神的圣域,被古希腊人称作阿尔提斯圣域,平时只有祭祀和墓地守护人在此定居,只有赛会举行时才能见到四面八方络绎的人群。

希腊简图

阿尔提斯神庙云集,包括宙斯神庙、赫拉神庙、得墨忒耳神庙、圣院、宝物库等,还有著名的赫尔墨斯雕像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巨像。宙斯巨像北面的一个山丘传说是帕罗普斯的墓。赫拉神庙里则存有一个铜圆盘,上面雕刻了伊菲图斯和李库尔赫谈判的文词。圣域西北有一排建筑保存了许多无价之宝,它们是来自各城邦的赠品。建筑物之间散布着约有70个祭坛。

圣域东北则是体育场的所在,一条32米长的地下通道将圣域和体育场连接起来,成为运动员进场的必由之路。体育场长约215米,宽约30米,曾用土埂围绕,土埂外面就是观众席,甚至包括大理石铺砌的贵宾席。和今天相差无几的宽阔跑道可以同时供8个人进行赛跑。


竞技场入口通道遗址

圣域西北是著名的古典中学。所谓古典中学,是古希腊盛行的一种国立学校,贵族青年在这里接受文学、哲学、政治及体育的教育直到18岁毕业为止。奥林匹亚古典中学是由圆柱围绕起来的宽阔院子,里面设有各类场馆——球馆、拳击场、澡堂等——专供运动员进行训练。中学林荫道上到处都有奥林匹克冠军的雕像,中学外面则有最早的奥运村供运动员住宿。

——————————————————————————————————————————

每次竞技会临近,埃利斯便派出信使到各邦通知赛会日期并宣布“神圣休战”。这些特使到处都受到凯旋式的欢迎——甚至远达克里米亚、埃及和西班牙等一切有希腊人居住的地方。各邦运动员必须满足五个法定条件:不是奴隶、不是异族(即必须是希腊公民)、无犯罪记录、未违反过教规(什么教?纳闷中)、未亵渎过神灵。其它的参赛条件包括:开幕前一年必须在裁判员处登记,在竞赛开始前出示过去的10个月中每天都保持训练的证明(上届冠军可以例外),竞赛开始前一个月到奥林匹亚报到并在古典中学进行全自费的训练。这几个苛刻的程序上的条件几乎阻止了小地主、手工业者和平民参赛的可能性,只能充作看客。每次竞技会公告一出,总能在希腊全境引起空前的狂热。大量朝圣者涌入奥林匹亚,普通人就露宿,富裕者往往安营扎寨。大会也同时成为大型商贸会,沿街搭建的简易木房里入住的商人可以多达4万人。

已婚妇女被禁止观看,否则可能被从悬崖上扔到河里去。但也有一个传奇般的例外——卡利帕提拉。这个女人出自于罗德岛一个叫做季阿戈里特的奥林匹亚冠军辈出的名门望族。卡利帕提拉本人就是冠军的女儿、冠军的姐妹以及冠军的母亲。她亲自教导儿子拳击,并女扮男装混入少年训练员(也就是教练员)队伍观战,被发现之后人们出于对冠军的敬仰而赦免了她,但从此也有了一个新规定:少年训练员必须**参会。

在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滚滚人潮中不乏许多著名人士,包括哲学家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演说家高尔吉亚,诗人品达罗斯等等。他们经常在赛会期间在人群中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作品。还有各色招摇撞骗人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叙拉古的医生梅涅克拉特。在一次竞技会期间他领导了一支由病人组成的游行队伍,扮作宙斯、阿波罗、赫尔墨斯等众神的模样招摇过市。


——————————————————————————————————————

最初的竞技会只在一个跑场上举行,公元前724年增加了384.54米的往返跑项目,4年后增加了24个斯塔季的长跑项目。里程碑式的五项竞技(短跑、跳远、铁饼、标枪、摔跤)则出现在公元前708年。此后的第20年诞生了拳击比赛,再过了8年又增加了车赛。公元前648年,最残酷的混斗终于粉墨登场。在此后的发展中还演化出不少新项目,比如武装赛跑、笛手赛和传令赛、骡车赛以及一系列冠有“少年”前缀的摔跤、跳跃、五项竞技、拳击赛。

公元前5世纪酒罐绘画中的五项竞技运动员

摔跤比赛的基本规则是空手将对手三次摔倒并肩胛骨着地者为胜。在拳击比赛中,拳头上裹着带有金属疙瘩的皮带向戴着青铜面罩的对手攻击直到有人认输为止。混斗则结合了角力和拳斗,除了禁止咬人和不准在手臂上带金属袖套外,几乎任何攻击形式都得到允许。各项比赛的组织都是官方的,除了赛马中的赌博——人们自发而积极地下注。

竞技会前夕,观众可以参观在体育场和阿尔菲奥斯河之间的那些以往冠军们的雕像,它们是由产生冠军的城市资助兴建的。年轻观众则一定要去参观克洛诺斯神庙旁几十座几乎相同的宙斯雕像,它们是由违规运动员缴纳的罚金建造的。违规的形式通常是欺诈、贿赂、致残等各种不道德行为。比如第71届竞技会上打死对手的克里昂米尼,还有第75届竞技会在拳击项目上罢赛的捷阿加斯——那时候每名选手都必须参加所有项目,而捷阿加斯当时已经筋疲力尽了。第90届竞技会斯巴达没有参赛,斯巴达的马车夫里哈斯则以其它城邦的名义非法参赛。第98届竞技会上拳击手埃弗帕尔向三名对手行贿,于是当届比赛后就多了四座宙斯雕像。雕像的题词是这样说的:在奥林匹亚不是靠金钱获胜,而是靠敏捷的脚法和健壮的身体。

竞技大会的队列由身着紫色和红色长袍的裁判员带领,运动员和一些有名望的公民跟随,一起前往宙斯雕像祭祀、宣誓,随后是去各神庙举行繁杂的仪式。晚上抽签之后则有华美的艺术活动,整个过程只有很少的饮食品,运动员往往要在饥肠辘辘中入睡。然而艰苦是值得的,因为胜利的回报是惊人的。冠军的城市被看作是得到了神的护佑,冠军本人也被看作是半人半神。有个叫埃克赛涅特的冠军在庞大的马车队的簇拥下衣锦还乡,其中有300辆全是由清一色的白马驾驭的。回乡后国家为冠军们提供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铸造纪念币、剧院和庆典活动中的贵宾席、酬金、奖品、终身养老待遇等,并分别在奥林匹亚和冠军家乡为每位冠军造两座雕像。胜利的周年纪念中人们会献上颂诗。直到冠军去世,国家还为他修墓(夺冠时的战马死后也被厚葬在大的金字塔型的坟丘里),冠军的名字将被载入史册甚至列入神谱。


————————————————————————————————————————

荒烟漫草中仍能想象当年的盛况

伟大的赛会终于开始了。4—6万名观众坐在土埂上观战。比赛第一天要进行全部赛跑项目,第二天是五项竞技,第三天进行摔跤、拳击和拳斗,第四天则是少年比赛(赛跑距离通常短于成人),第五天是四匹马驾驭的战车赛,要在1538米的圆形跑道上疾驰14公里。赛会结束后的盛大宴会由各城邦轮流举办。

所有比赛中人们最爱看第三天的项目,因为这是武士们的较量。通常从最简单的摔跤开始,选手们身涂橄榄油增加比赛的难度。在拳击中拳头上缠上皮带,只允许打头打脸,但不得打死对手。由于很容易一击制胜,拳击手们通常都很谨慎地长时间迂回。公元1世纪有个叫梅朗科姆的人能够数小时地持久战,他的整个运动生涯未尝一败。最后第三项是拳斗,选手们不得缠皮带,空手作战。如果一方摔倒,则进入摔跤阶段。有个叫米隆的美男子自57届起连续6届夺得拳斗冠军,传说他在第六次夺冠后扛着一头牛绕场一周以示庆祝,并在当晚宴会上一个人吃光了这头牛!

马术是公元前680年引入的。奥林匹亚的跑马场长720米、宽320米。最初是四马拉车赛,后来变成两马,最后出现了赛马乃至于骡子拉车比赛。由于马赛的高速度和彼此之间的各种粗野的拉扯使绊,丧命的事情时有发生,于是富有的公民选手们逐渐退场了,奴隶们代表各自的主子为了奖金乃至于为了赎回自由身而竭力搏杀,他们成为了专业赛手。当然,即使胜利,冠军的名字写的也是他们主人。因此在冠军名单上我们甚至能看到罗马皇帝提比略和尼禄。

说到罗马的参赛,肇始于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征服者尼禄在奥林匹亚修建了非凡的宫殿,并决定亲自参赛。他站在套了十匹马的赛车上趾高气扬地完成了赛程(据说中途居然摔倒了2次),并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冠军——有谁敢赢他吗?由于罗马的参与,奥林匹亚竞技会开始变质了。杂技、角斗、斗兽都出现在了竞技场,商业表演侵蚀着希腊人的奥林匹亚理想。


凯撒家族末代暴君、罗马帝国最年轻皇帝,16岁即位31岁死亡

——————————————————————————————————————————

公元394年,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米兰主教阿姆布罗阿兹提出奥林匹亚竞技会就其多神的起源上讲属于异教,于是狄奥多西皇帝以渎神的理由取消了奥林匹亚竞技会——真正的理


[ 本帖最后由 便宜没好货 于 2008-7-27 01:17 编辑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分享邀请 使用道具 | 分享到人人 编辑| 删除|

评论 (0 个评论)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5-4-30 05:36 , Processed in 0.046119 second(s), Total 5, Slave 5(Usage:3M, Links:[2]1,1_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返回顶部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