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查看: 10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十四届] 考研是否需要报班?——来自一位25考研er的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5

主题

6

帖子

2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精华
0
威望
2
K币
18 元
注册时间
2024-7-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4-7-12 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是否需要报班?——来自一位25考研er的经验分享
我的背景
作为一名25考研er,我经历了报班、被坑、自学的全过程。虽然成绩尚未出分,但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经历,帮助大家对考研报班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结论:实践是认识自我的关键
报不报班取决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当你对考试、涉及到的知识、理论以及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后,才能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外力的辅助。这些外力包括上岸经验、学长学姐的指导、报班等。而要清楚地认识这些,无法避开亲身实践。
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儒家崇尚格物致知,王阳明推崇知行合一,启蒙运动的科学家们教诲我们在行动中检验思维中的猜想。这些牛人开始也是普通人,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达成最高的成就。
计算机系的学生应该感同身受,在遇到跑不出的程序、想不出的算法,或者解不出的数学题时,都会想着去网上或者同学那儿获取答案。这很正常,人性都是渴望直接获取,永远在寻找捷径,但你会发现最终能运行的代码、算法或解答,是基于那之前无数次的尝试,而非他人的给予。
过程中虽然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指导很重要,但最终的决定和执行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坚持。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常在跟人讨论想不出的问题的时候突然灵光一现?那么这个“一现”是你身边的人给你的,还是来自于脑中偶然的一个想法?从这一些小问题,不难看出出人性趋于外求,大家可以想一想,找机构是否也是这一逻辑呢?我们在报班之前,到底是真的对他们的服务有需求,还是说企图从班课中获取可以保证上岸的信息和方法?换句话说,是否也是想走一条捷径呢?
机构的价值
有人会问,如果这些机构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为什么还有市场?各类搜索引擎APP一搜一大堆广告,PR文,大机构分店遍布全国所有城市。那就要看是什么需求了?是学生讨个心安的需求?是弥补信息差的需求?还是弥补自身学习能力不够,自控不足的需求?如果是心安和信息差,那纯粹是机构利用了考研学生群体人性之弱点,大部分学生涉世不深,对于未知的环境或者事务总有一种恐惧或焦躁之心。机构一年就能招几百个几千个学生,已经非常清楚我们学生群体的心理,从而加以利用,请问大家,讨个心安,获取一些信息算是考研群体真正需要的吗?机构最为一种工具or渠道,真的是最好的弥补信息差,从而满足咱心理需求?互联网,近来沸沸扬扬的大模型干啥去了?何不列出10-20个你最关心的考研问题,让kimi ,豆包生成,归总资源。读完100份高质量内容,那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个时候机构作为给你提供一个心安,弥补信息差的价值就不存在了,因为你发现你压根不需要。然后再去找机构聊,不敢说他们会有多佩服你,但指定会拉你入伙LoL。
当然机构老师的经验丰富,课程规划详细,确实可能对提分有价值。但经验和规划无法直接帮助我们提分,真正能提分的是最适合个人大脑的学习模式,包括如何摄取知识、构建体系、回顾以及面对真题的快速反应。很多机构出价高到500乃至600元/45分钟,然后找一个经验不久的老师按着同济教材,按部就班地教学,把书上的定理、定义、例题挖空教你填,再选一些其他考研老师出的教材中的题目,如“1000题”、“基础300”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心中应该能够判断了吧?就算机构真的给了你所谓的上岸,高分方法,这些方法真的能让你也考高分吗?
成功学的底层逻辑?
大家一定看过很多虚虚实实的PR文,所谓达芬奇睡眠法,Bill Gates工作法,马斯克第一性原理,马云成功学等等方法,如果你真的尝试过这些所谓的法则,会发现99%并不适合自己,也就是说我用自己的方法反而能更好的解决我面对的问题。难道马斯克学习能力还不如我?当然不能这么说,首先,只要是带有商业性质的产品或服务(例如马云传,视频号,以及机构)的目的就是一个,挣钱。把握大多潜在客户共同的心理,就必然能获取流量。因此所有的故事,结论都服务于把握客户的心理,让客户离不开他们的产品或服务。

要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需要观察那些学习能力比自己强的多人,看到他们与众不同之处,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我的一位初中同学bg,目前在北美TOP3大学读物理博士。他做任何事从不读任何方法论,也不向人请教,自己的事情永远自己想方法解决,我也是一次和他滑雪的经历中才意识到的,感叹自身愚钝,多年也未能做到他那样,不然也不会浪费时间在机构上,大家如果感兴趣,很愿意分享他的故事。很希望有一天像他那样迎难而上,永不言弃。总之,如果你是像bg这样完全享受过程的人,机构对于提升你学习能力和分数的价值,可以说是非常有限了,最后简单衡量利弊就能做出决策。
如必报班
如果一定要报班,前期一定对机构做详尽的调研,包括名声,资质,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如果小机构没什么名声,了解在各大投诉平台,APP上的风评。洽谈期间必然要时刻维护自身利益,居安思危,维护自身作为消费者的权益,合同中必须加入维护你自身权益的条款,要求纸质合同并当场拿到带有双方签字,对方签章的合同。后续也会出一些针对如何调研机构,如何签合同保证自身作为消费者权益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人人连接登陆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您还剩5次免费下载资料的机会哦~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使用手机端考研帮,进入扫一扫
在“我”中打开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下载资料

关于我们|商务合作|小黑屋|手机版|联系我们|服务条款|隐私保护|帮学堂| 网站地图|院校地图|漏洞提交|考研帮

GMT+8, 2024-9-7 14:25 , Processed in 0.030706 second(s), Total 9, Slave 8(Usage:6.5M, Links:[2]1,1_1) queries ,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7 考研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关闭